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对虾得白便?前期可有注重预防?后期可有用对药?

来源: 水产门户网| 2018-4-10 16:07
一、白便的定义,症状及发病机理

白便的定义

白便不是食物消化后的粪便,而是肝胰脏和肠道病变的结果。“白便”的主要成分为肝脏排出的病变组织、粘液和毒液,肠道脱落的粘膜以及少部分正常的粪便成分。它是白色的条状物,由于外观像白色的粪便而得名为“白便”。

白便的症状

对虾白便的主要症状表现

肠壁细胞增生、粘膜上皮畸变脱落、肠道逐渐发空变白、肝胰腺体萎缩。脱落的腺管上皮、肠道黏膜上皮和增生细胞随粪便排出,形成“白便”附着在料台上或者漂浮于水面。“白便”外观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粘性、严重时成片漂在水面、有恶臭味。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甚至出现暴食,但很快随着病情加重,出现空胃、趴边或偷死。


图1 正常粪便与白便的对比


图2  出现病变的消化道

白便形成的机理

 “白便”的实质是由细菌、藻毒、水质、霉菌、药物等综合作用肝胰脏所致。肝胰脏作为对虾体内最大最重要的内脏器官,肝胰脏被侵害与损伤,是导致“白便”、“空肠空胃”、“偷死综合症”的直接原因。

肝胰脏具有解毒、消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对虾大多数疾病都和肝胰脏有关。肝胰脏的组织和细胞遭受细菌、藻毒、水质、霉菌、药物的侵害发生病变,就会引起解毒功能下降,引发消化液分泌失常,直接导致消化液中消化酶特别是蛋白酶成分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异常的蛋白酶会导致肠道内蛋白质消化分解异常,于是蛋白质不会彻底地被分解为最终产物氨基酸,就被分解为中间产物——眎或者是胨。


这种成分存留在肠道中短时间内得不到进一步分解,受理化因素影响,就很快变性或变质,形成粘性聚合物,产生发臭的异味。这种聚合物含刺激肠粘膜的有毒成分,会引起肠粘膜脱落、增生、肠道发红等,这种聚合物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或者说比重轻。如果排出体外的虾便中占的比例过大,就会悬浮水中或漂浮于水面,这种聚合物在肠道内一般呈浅棕色,排出体外经水解氧化发生颜色反应后呈现乳白色,就是“白便”。

南美白对虾白便形成过程分四个时期

1.白便前期

对虾吃到含一种或几种特定致病(白便)因素的有毒物质,毒性成分经肠道吸收后随血入肝脏,逐步使肝脏负担加重,特别是解毒排毒负担加重,随着毒性成分不断积累不断增加,肝脏就会肿大,模糊或发红。起初对虾的吃料情况、肠道及粪便还不会发现异常。

如果肝脏的负担继续增大,超过解毒极限后,就会引起其结构的改变——病变!对虾肝脏就会出现水肿、增生或萎缩等。这时肝脏的消化功能也就不正常了,会有一小部分蛋白质分解障碍而形成粘性聚合物,因其占正常粪便的比例还小,粪便沉底不漂浮,故本期也叫白便沉底期或肝中毒期。这时虾吃料会有所减小或减慢,但不明显,一般还没有空肠现象,不抛网仔细观察肝脏就很难发现问题。这个时期多发生在放苗后18-25天。


2.白便中期

对虾肝脏受损进一步扩大,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失调,粘性聚合物增多,肠道粘膜开始受损,蛋白质代谢严重失调,合成的蛋白量与消耗的蛋白量持平,生长近于停止。这种虾食欲差,吃料会更慢,虾塘中空肠虾开始出现,肝萎缩量可能达到5%,白便成分占正常虾便比例增大,这种虾便会悬浮在水中间,所以本期也叫白便悬浮期。这个时期多发生在放苗后25-32天。
养虾真要细心,一定要关注吃料和肝肠情况,必要时一定要抛网观察,不要怕伤到几条虾。

3.白便后期

也叫白便漂浮期,这时水面可见几条或少量白便,多数加不起料,抛网可见肝病(萎缩)可达8-10%,空肠空胃可达10%,一半的虾壳肉分离明显。病虾粪便中白便成分占绝对比例,使得排出体外的粪便迅速呈现白色,漂浮于水面。这个时期多发生在放苗后35-45天。

4.白便晚期

也叫满塘白便期,白便又白又粗,又长又多。从发现到此时约有10天左右,吃料明显减少减慢,肝病变虾会达到15%,空肠虾可达20%。抛网便知。

引发“白便”的可能因素

在养殖生产当中,“白便”成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细菌感染、藻毒素、底质恶化、药物对肝胰脏的损害等单一或者综合作用于虾的肝胰脏和肠道均可引发对虾“白便”。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细菌感染

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有机碎屑、死藻上不断繁殖生长。对虾吃食这些物质后,通常引起胃肠道感染、心肌损害、肝胰脏明显萎缩。

2.藻毒素

藻类引起的原因:对虾摄食了一些死亡集结的有害藻类或大型的藻类,部分藻类细胞壁厚不易消化、死亡变质、含有藻毒素(肝毒素)等引起虾的肝胰腺、肠道病变。

藻毒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主要为微囊藻毒素;另一类为神经毒素,主要为鱼腥藻毒素-a。肝毒素直接导致肝胰脏肿大、萎缩、出血、坏死以及胃肠道炎症、坏死等病变;神经毒素是一种潜在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止剂,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骨骼肌肉等瘫痪,重症者可因呼吸系统屏障而致死。

3.底质恶化

底质差(泥皮、死藻、青苔、底栖藻类、淤泥、有机物积累过多、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环境性的有害物质长时间“胁迫”也会引起虾肝胰腺和肠道的病变)。

南美白对虾是底栖动物,在他们生活的中下层水体,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以及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层水质、底质发热、发臭、泛酸,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就会加重肝胰脏负担,腐蚀肠粘膜,最终导致“白便”。

往往并发黑鳃、黄鳃、烂鳃、烂眼、红须、红尾、烂尾、断须、白浊等症状。

4.霉菌毒素

由于劣质的原料和贮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长期食用霉变的饲料,造成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

导致肠内黏膜和血细胞的坏死,这些细胞可以产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颜色变浅。这些副作用反过来又导致对虾生长缓慢,饲料效果变差。霉菌毒素使对虾机体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诱发大规模的疾病。 

5.滥用药物

滥用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均能导致对虾肝胰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肝功能障碍。

6.过量投喂

长时间投料比过高(过量投喂)造成的肝胰腺、肠道长期过重的消化负荷。也是该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普通肠炎的区别

白便和以往流行的对虾肠炎病有较明显区别:普通的肠炎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或摄食某些藻类中毒引起(虾池蓝藻,裸藻过多,虾苗吞食有害藻类后难以消化及消化后含有藻毒素,造成南美白对虾中毒);病虾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胃部呈血红色,中肠变红且肿胀,后肠部分外观混浊;春夏季节易发,通过使用治疗细菌病的方法能较快治愈。

对虾白便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

1.定期内服

早期预防比较重要,定期使用肝肠健、乳酸菌拌饲料内服。

2.藻相的管理

若水源良好、其产生的藻相是平衡的,以平衡的绿藻水进行养殖(即保持有益藻为主的浓绿水),一塘平衡的以高密度有益藻为主的水体对于白便有积极预防的作用。

若水源不佳呈富营养化,水体中以有害藻类居多,建议以清水放苗为佳(控制有害藻类密度,从而达到减少或预防由藻毒素引起的白便发生),但是必须排除泥皮、底栖藻的影响。

处理建议

由于白便引发的因素较为复杂,在养殖的过程中,对于诱发因素不容易区分,处理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内服

对虾发病期间,使用肠道先锋+纳米维他命拌饲料投喂三天,停三天,在这基础上,加强夜间溶氧的管理,可以通过开启增氧机提高溶氧。

白便一定要注重预防,一旦周围有出现发病情况一定要及时用药。也不可盲目停料。

用对药很重要,很多养殖户反馈说白便治好了之后虾就不长了,其实不然,我这边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一出现白便的时候就建议及时用药,治好白便后建议用肝肠健继续拌料,提高对虾免疫力,避免复发。同时又保证了对虾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后期对虾照样正常生长。
收藏

已有68 人点赞

  • 游客305

    游客305

  • 游客367

    游客367

  • 游客754

    游客754

  • 游客222

    游客222

  • 游客52

    游客52

  • 游客291

    游客291

  • 游客491

    游客491

  • 游客711

    游客711

  • 游客115

    游客115

  • 游客528

    游客528

  • 游客602

    游客602

  • 游客142

    游客142

  • 游客42

    游客42

  • 游客289

    游客289

  • 游客626

    游客626

  • 游客145

    游客145

  • 游客726

    游客726

  • 游客506

    游客506

  • 游客544

    游客544

  • 游客771

    游客771

  • 游客352

    游客352

  • 游客115

    游客115

  • 游客359

    游客359

  • 游客98

    游客98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