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先养水”,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水质管理包括:肥水、调水、改底、解毒、抗应激等。 肥水贯穿于整个养殖周期,水体肥度的合理控制是养殖动物高产的一个关键因子,适当的肥水有如下好处。 1.能够丰富水体藻相,增加溶氧; 2.肥度合适的水体含有丰富的藻类,这些藻类能为养殖动物提供部分天然饵料,特别是提供苗种期良好的开口饵料; 3.适当肥水,可以使水体各种水化因子保持相对稳定 ,维护水体微生态平衡; 4.合理的肥度能有效控制有害藻类、抑制有害病原体、保持水体相对平衡,从而达到稳产、高效的结果。 水质一般以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和翠绿色为良好水色,但在生产实际中水色受天气、水体有机物、PH值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多种变化,小则破坏水质,影响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 ;大则出现倒藻、缺氧、甚至发生“泛塘”的危险。 一、肥水阶段 养殖前期肥水 在彻底清塘后,开始进水。由于现在水源均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各方面的危害,在进水后先进行解毒,解除或减少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 在放苗前主要做好养殖开始时施基肥的工作。 1.老塘 老塘施基肥,可使用磷太好+藻菌多肽。 因缺乏某些矿物元素的老塘较难肥水,可补充钙、镁等矿物元素,同时使用有机肥。 2.新塘 新塘由于各种营养元素缺乏,基肥的使用数量和频率较老塘都要高些,可使用黄金肽+培藻素。 3.放苗后追肥 根据池塘水体的肥瘦程度,进行适宜的追肥工作。一般使用黄金肽、培藻素、磷太好。 养殖中期肥水 根据养殖投饵量、水体肥瘦程度,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适宜的追肥工作。建议10-15天追肥一次。 养殖后期肥水 此时还处于养殖动物的快速生长期,由于秋季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水中天然饵料少,水体肥度变化大,应及时根据水体具体情况,选择性采取相应措施补肥。 二、肥水常遇见的问题 1.影响初期肥水的主要原因 ①浮游动物大量繁殖 浮游动物较多时,杀虫后使用解毒药物。 ②丝状藻类、青苔大量滋生 如果青苔量小,可适当提高水位,用氨基酸肥水素进行肥水。如果青苔太多,可先用人工尽可能捞干净后,再采取上述方法处理,安全且效果明显。若使用药物杀青苔,使用药物后需用解毒药物。 ③水体中藻类过少 换新水10,然后常规肥水。 2.春季水温低,如何肥水 通常在年后放苗时水温较低、光照弱、天气变化无常,肥水特别困难。 ①选择晴天上午,添加新鲜含藻水。 ②使用解毒药物,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③施基肥:使用肥水物质进行肥水,每亩水深1米用1kg。 ④追肥:可使用黄金肽、培藻素、磷太好。 3.水肥起来后很快变清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培养的藻种单一、水体肥力不持久、缺乏某些营养盐限制藻类生长等原因造成。 解决方法 ①先使用解毒药物; ②补充部分含藻新水:使用黄金肽、培藻素全地泼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