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管理这部分支出占养殖户每年每公顷对虾生产成本的9%。污染防治管理十分必要,因为对虾疾病暴发会使虾农失去一切。 环境友好的措施
1 降低放养密度
虽然收获量可能会减少20-30%,但是,由于养殖规格变大以及饲料利用率提高,所以收益将会提高8-10%。通过降低养殖密度,可减少20%的饲料和营养素排放,同时降低了患病风险。
2 加强池塘底改工作
池塘底改工作包括塘底犁耕和塘底网笼的建设。塘底网笼是指在虾养成池的中间或两侧放置全封闭的网笼,养殖清洁水质的鱼类。鱼塘增氧机曝气使水流动,淤渣则随水流动逐渐沉积到塘底中心处,这些淤渣可被网笼中的鱼类摄食而得以清除。这些措施虽然会增加养殖成本,但是网笼鱼产量增加,售出后也可抵消这些费用。而且加强底改,可提高沉积物的细菌分解,提高养殖水的质量。与此同时,致病性弧菌数也减少。
3 实行鱼虾交替养殖
虽然由于放弃了一段时间的对虾养殖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仍可从鱼类养殖中获得一些收益。鱼虾交替养殖能改变塘底沉积物的细菌分布,减少弧菌数量,减少白斑病的发病率,最终有时间让有机废物得到分解。
4 改善饲料质量
如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 AQD研制的一种高营养价值、低氮磷排放的饲料。养殖户也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
5 投放实验室筛选出的苗种
这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增加苗种分析和筛选的成本,二是需要耗时间等待结果,但却可以降低对虾感染白斑病和致病性弧菌的风险。
6 采用绿水养殖系统技术
养殖池塘边配套大蓄水库用于净化养殖用水,蓄水库里同样养殖一些清洁水质的鱼类。由于建设蓄水库的需要,池塘养殖面积可能会减少25-50%,但这部分成本可以通过售卖蓄水库中养殖的鱼回本。修建供水管道也会增加费用。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水质,抑制致病性弧菌的生长。
7 在水和饲料中使用益生菌
单个养殖品种每公顷可能增加养殖成本 450 - 900美元,但却可生产出健康、无抗生素的对虾。益生菌带来的好处是能改善水质,降低污泥堆积,此外,还可以降低毒性更强的具抗生素耐药性菌株发展的风险。
8 加强增氧
每公顷额外增加增氧机电耗50-60%,费用将增加3500 - 4500 美元。但是,溶解氧增加有利于降低有害代谢物含量,促进对虾更快速地生长,并提高饲料利用率。
9 使用沉淀池
每年每公顷额外增加60-120美元,但是沉淀池能降低所流出的废弃水中的悬浮物排放,以及减少进水水质的泥沙淤积。
10 使用生物安全措施
用在池塘环境卫生,病原携带体清除设备,过滤器和工人卫生等方面。这些措施可显著降低池塘设施引入病毒病的风险。

文章来源:中大水生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