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鱼类体表着色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但在作为商品流通时,受消费群体意识形态的影响,体色的鲜艳程度往往影响着市场价格,尤其是体表颜色带有美好寓意的品种,如金鲳,因鱼鳍和腹部金黄而得名,象征着富贵,因此,有较好体色的金鲳鱼在市场上更加走俏。笔者在市场走访了不同饲料厂家的客户后发现,同一个厂家的饲料在不同养殖户手里,最终出鱼体色差异很大,那么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 1.环境因子 1.1 水温 1.2 光照和背景颜色 光照强度和光色都对鱼体着色有影响。色素在体内是可以移动的,不同光色可以引起色素细胞中的色素颗粒产生聚集和分散的效应。聚集效应的强弱最终决定鱼体颜色是否鲜艳。对于光照强度的作用,Han等发现长吻鮠在434lx的光照强度下肤色最深,另一项研究表明,欧洲鳎在4000lx的光照强度下,体色有逐渐褪色的现象。我们在养殖中仔细观察会发现,浑水区域的养殖鱼颜色会偏深,最显著地例子就是池塘养殖金鲳鱼远比网箱养殖金黄,笔者认为这个结果有可能与水深度差异有关,深度决定光的强弱。此外,池底有背景颜色,鱼类出于自我保护会将自身融入环境中,诱导体色的变化。 1.3 盐度 盐度的变化会导致鱼类自身平衡的打破,使体色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这类情况主要出现在在池塘养殖模式下。国外学者No等人在1992年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在淡水和咸水两种环境下,用含有50mg/kg的虾青素饲料投喂虹鳟12周后,发现咸水中的虹鳟皮肤和内脏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更高。而在2007年,黄建盛团队发现金鲳鱼在10-35不等的水体盐度养殖时,盐度25时其摄食率和转化效率均达到最大值,换言之,这个盐度下金鲳鱼体着色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 1.4 金属离子 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对Fe3+和Cu2+的稳定性较差,对K+、Al3+、Mg2+、Na+、Fe2+、Zn2+较稳定,铁是虾青素自动氧化的催化因子。可见,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各不相同。海水中金属离子的浓度较高,由于工业化的步伐不断向海洋推进,内海湾周边已成为重要的污染物聚集地,一些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的废水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的安全。 1.5 水流速度 福建泉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刘雪华曾在福建猴屿、火烧屿、马銮湾和鳄鱼屿4个海区做了一个金鲳鱼生长的测试。4个海区水流速度分别为5-15cm/s,15-30cm/s,15-35cm/s和25-40cm/s。结果发现在5-15cm/s的流速下,金鲳鱼的生长速度最快,而另一项研究也认为12-16 cm/s的流速较适合金鲳鱼的生长,水体交换量小,水质差;交换量大,易对鱼体产生应激。这说明维持较适宜的水流交换量有利于鱼的生长,此时鱼对饲料营养物质的转化率高,也就是说,色素的沉积效率也会对应加强。 2.健康状态 鱼体患病,毫无疑问会影响着色。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金鲳鱼一旦体表分泌过多黏液,体表会发白,这是一种典型的因疾病造成体表着色异常的例子。此外,越冬鱼在恢复进食以前,体能严重下降,这个时候的鱼体色也远不如正常鱼鲜艳。 3.养殖管理 3.1 投喂策略 出鱼效果有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料策略,勤快的养殖户每天投料4-5次甚至更多,每次投多轮,这样会影响金鲳鱼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分配,进而影响类胡萝卜色素的沉积。下面来看一个实例,鱼类专家Storebakken用0.5%(限量投喂)和1.0%(饱食投喂)的投喂量投喂虹鳟,结果按体重1.0%投喂时,鱼体皮肤和鳍条色素含量更高,体色更鲜艳。同样地,金鲳鱼体色也会受投喂量的影响。 3.2 放养密度 有研究认为密度胁迫易造成鱼体神经和内分泌调节的紊乱,影响神经嵴细胞分化成幼小的色素细胞,或幼小的色素细胞不能发育成熟,亦或成熟的色素细胞易快速凋亡等。有人发现高密度养殖大菱鲆存在少量的白化现象,而降低密度养殖就能较好地改善白化。说明低密度更有利于色素的沉积和体色的表现。事实上,我们在鱼排走访时也发现了低密度比高低度养殖的金鲳鱼体色更鲜艳。 4.饲料储存因素 饲料脂肪对养殖鱼体色的影响主要与脂肪含量和质量有关。类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只溶于油脂,所以饲料中必须提供足够的脂肪含量才能保证鱼体对饲料色素物质的吸收。而氧化油脂对鱼类体色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易氧化类胡萝卜素的不饱和键,导致其失去色素功能;另外,氧化油脂严重影响鱼类的生理机能,造成色素细胞不能正常分化、生长和成熟,降低正常色素细胞的数量,影响鱼体正常着色。在养殖过程中,多数鱼排未设置储存饲料的空间,养殖户会将饲料直接堆积在外面曝晒,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造成饲料脂肪氧化和维生素流失,建议有条件的鱼排建设一间独立的仓库阴凉存放饲料,没条件的尽量减少饲料曝晒的时间,短期几天暴露在外时应该用篷布遮挡。 由此可见,鱼体着色效果是所处生存空间多种因子共同决定的,这是一个系统问题,单纯的改变色素添加量可能并不足以让金鲳鱼取得我们预期的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