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大话水产 查看内容

不要为降低养鱼成本疯狂投喂鸡肠 到头来会害了我们自己

来源: 农财宝典水产版| 2018-7-19 10:52
作为一条年产量30多万吨的水产养殖品种,斑点叉尾鮰是近年来养殖户热捧的养殖品种之一。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2017年斑点叉尾鮰价格出现较大下滑,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价格跌至4-5元/斤的成本价。目前,这条鱼的价格逐渐回暖 最高10.5元/斤!叉尾鮰价格全线上涨!这里接连关停14家养殖场,后市还要涨!却有少部分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投喂来路不明,未经无害化处理、存在抗生素残留风险的冰冻鸡肠,给斑点叉尾鮰产业埋下了一个重磅的定时炸弹。尽管媒体多次报道,行业协会也发出倡议,河南中牟、荥阳等地使用鸡肠投喂斑点叉尾鮰的情况愈演愈烈,丝毫没有收敛的迹象。


河南投喂鸡肠风气盛行

据资料显示,斑点叉尾鮰属于国外引进的品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将其从美国引进到国内,并对其进行科学研究。1987年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取得成功,1988年后进行全国推广。经过30多年产、学、研多方的协力推广下,目前已发展到我国大部分省份,如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和广东等地区均有大面积养殖斑点叉尾鮰。

河南正是全国斑点叉尾鮰的主要产区之一。据了解,2016年全国斑点叉尾鮰30多万吨的产量中,河南占了14%。河南原本是鲤鱼养殖大省,高峰期鲤鱼年产量高达30万吨。2012年前后年鲤鱼行情不好,价格低迷,不少养殖户开始转养叉尾鮰,由于叉尾鮰产量高、病害少、利润高,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群体变得越来越大。

据当地从业多年的行业人士介绍,一开始投喂鸡肠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养殖户,但后来随着斑点叉尾鮰养殖群体的增加、信息传递效率加快,用投喂鸡肠的养殖户变得越来越多,有经销商看到商机,也加入到销售鸡肠的大军当中。在经销商们的推波助澜下,投喂鸡肠的养殖户逐年增加。据该名业内人士估计,2018年在河南中牟、荥阳等地的养殖区域,超过80%斑点叉尾鮰养殖户都有投喂鸡肠。


目前鸡肠已经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养殖户只要打一个电话,经销商就能把鸡肠送到塘头。每天早晨6点多,在当地鱼塘边上,都能看到一辆辆小货车穿梭其中,一个司机搭配一到两个搬运工人,他们把车开到指定的鱼塘,把一块块冰冻鸡肠扔到鱼塘边的铁皮制做成的滑道上,养殖户站在货车旁边核算鸡肠的块数,鸡肠顺着滑道掉落到鱼塘中,漂浮在水中……

不到一分时间,鸡肠的腥臭味立刻吸引周边的斑点叉尾鮰,它们争抢水面上为数不多的冰冻鸡肠,一条条鸡肠被斑点叉尾鮰用口撕咬,场面触目惊心。由于长期投喂,滑道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恶臭,而养殖户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鸡肠成本低,屡禁不止

鸡肠这么不卫生,有恶臭味,还影响水质,为什么还有养殖户热衷于投喂鸡肠呢?“单价便宜、鱼大得快、不影响流通。”一位业内人士向《农财宝典》道出投喂鸡肠屡禁不止的原因。在几年前,冰冻鸡肠价格只需要0.3-0.4元/斤,饵料系数在4.0左右,折算成饲料成本为1.2-1.4元/斤,而用配合饲料,以粗蛋白含量≥35%沉水料为例,售价为5000多元/吨,折合约2.5元/斤,饵料系数在1.5-2.0左右,饲料成本为3.75-5元/斤。如今,随着鸡肠需求的增加,价格也涨至0.8-0.9元/斤。尽管涨价后的鸡肠性价比没有以前那么高,但养殖户已经形成使用习惯。有养殖大户甚至打算自建冰库,在价格鸡肠价格低时,大量购买鸡肠存放,慢慢使用。


养殖户一味想着降低成本,并没有意识到投喂未经处理的鸡肠残留大量鸡粪,会对水体的污染,对鱼增加病害的风险,以及存在的食品安全的隐患。目前饲料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使用动物内脏,《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七条规定,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显然,目前大部分用作喂鱼的鸡肠并没有做免疫、消毒等无害化处理。

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教授在此前接受《农财宝典》采访时指出鸡肠如果不经消毒,不经处理,容易败坏水质,容易引起鱼的病害,对于其他混养的品种也有一定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养鸡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抗生素,鸡肠里残留的细菌很可能携带有抗药因子,而抗药因子是可以相互传导的。这些细菌在水体中传播,也会导致鱼病越来越难治,对水产药品的研发也将带来严重困难。

投喂鸡肠成产业定时炸弹

针对少部分养殖户投喂鸡肠的现象,2017年6月21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鲶鱼产业分会发出《鲶鱼(鮰鱼)规范生产与经营的倡议书》 鸡肠喂鱼或被列入黑名单!中国水产流加协会倡议:不投喂、不采购、不流通,呼吁全行业高度重视、防微杜渐,不能将不宜投喂的家禽内脏直接用于生产。并倡议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自我约束,“不投喂、不采购、不流通”家禽内脏等不宜投入品及其所养殖的水产品。

目前,国内斑点叉尾鮰的内销市场占产量90%左右,这小部分投喂鸡肠的斑点叉尾鮰夹杂其中最终流通到餐馆的饭桌上。倘若行业不自律,这小部分的斑点叉尾鮰将祸害整个斑点叉尾鮰产业,甚至是整个鲶鱼产业。倘若行业人士不自律,斑点叉尾鮰将会像革胡子鲶鱼一样,臭名远扬。

收藏

已有93 人点赞

  • 游客457

    游客457

  • 游客174

    游客174

  • 游客159

    游客159

  • 游客3

    游客3

  • 游客133

    游客133

  • 游客804

    游客804

  • 游客815

    游客815

  • 游客550

    游客550

  • 游客672

    游客672

  • 游客892

    游客892

  • 游客288

    游客288

  • 游客468

    游客468

  • 游客986

    游客986

  • 游客788

    游客788

  • 游客722

    游客722

  • 游客857

    游客857

  • 游客466

    游客466

  • 游客751

    游客751

  • 游客718

    游客718

  • 游客315

    游客315

  • 游客233

    游客233

  • 游客404

    游客404

  • 游客956

    游客956

  • 游客512

    游客512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小通仔 2018-7-20 08:23
游客421: 投喂鸡肠使池塘发病事小,阻碍叉尾发展是大。
握手!
回复 小通仔 2018-7-20 08:23
游客21: 16-17年出口受阻导致叉尾滞销的根本原因就是养殖户对药残意识不够。如果继续投喂鸡肠,估计叉尾养不了几年就会慢慢被淘汰。  
赞!
回复 游客21 2018-7-19 15:16
16-17年出口受阻导致叉尾滞销的根本原因就是养殖户对药残意识不够。如果继续投喂鸡肠,估计叉尾养不了几年就会慢慢被淘汰。
回复 游客421 2018-7-19 15:11
投喂鸡肠使池塘发病事小,阻碍叉尾发展是大。
回复 小通仔 2018-7-19 13:04
18675082612: 感谢通威集团通投喂鸡肠技术,传播给各大养殖户,1.6的成本,值得宣传啊,我大广东的养殖户必定跟上。
尊敬的广东养殖户,我们转发媒体这篇报道初衷是反对这种方式,担心我们的用户私下口口相传,为了一些小利益铤而走险,一旦发病或者破坏池塘水质,损失巨大得不偿失,到时后悔莫及,我们也帮不上忙。行业协会也多次倡导,我们需要共同爱护好水产行业,行业发展好,我们自身才会有好的未来。同时,也感谢您提供的宝贵意见,以后我们在为用户筛选提供资讯的时候,会更加小心谨慎地选择,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祝您养殖顺利!
回复 18675082612 2018-7-19 12:27
感谢通威集团通投喂鸡肠技术,传播给各大养殖户,1.6的成本,值得宣传啊,我大广东的养殖户必定跟上。

查看全部评论(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