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饲料企业都是一个运作紧密的协作系统,销售人员每天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与经销商、养殖户洽谈合作;技术服务人员则与水中的鱼虾打交道,调水质、诊鱼病,帮助养殖户提高效益;技术研发人员,则需要游走在塘头一线和实验室之间,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配方。 在这个系统之中,还有这么一个群体——搬运工,每天与他们打交道的则是一包包沉甸甸的饲料或者原料,需要消耗巨大的体力将其搬运。从技术含量来说,他们是最简单粗暴的,从体力消耗来说,他们则是最为辛苦劳累的。 一般而言,水产饲料企业的搬运工都分为原料和饲料成品装卸两个工类,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相对恶劣。薪酬一般以保底工资加吨提成计算,采取多劳多得机制。每年的5—10月是水产饲料生产销售的高峰期,也是搬运工最为繁忙的时候,辛苦付出的同时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而淡季的时候收入可能会偏低,因此不得不做其他散工做补贴。 这个群体,往往很少被人关注,正如其工作性质一样,每天面对的是一包包饲料或原料,与人接触甚少。即使如此,搬运工仍然是一个饲料企业不可或缺的群体,倘若缺失这一环节,饲料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将不能顺利运行。 下面是一位水产饲料搬运工的自述,从他的表述中,可窥探这个鲜有人关注的群体: 我今年已经45岁,在当兵退伍后陆陆续续当过保安、小贩等以维持生活,由于从小没有上过多少学,长期以来我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收入少且不稳定。 3年前,我经过朋友的介绍,进入了离家不远的一家水产饲料厂的装卸队上班,说白了其实就是最底层的饲料搬运工。 我们原料卸车一组4人,车上车下分别有两人配合;成品装车组2人,刚开始各搬各的,在饲料包叠的高度提升和装车难度加大时,通常就会两人共同配合。 卸原料搬运工总共10人,每天的上班时间为7:50—22:30,中午吃饭和晚饭时间分别只有30分钟。我们工作时间长,原料包重量大,最重的甚至达到70公斤/包。尤其在天气高温的时候,车间内温度高,搬运工人的体力消耗得更快。 而成品卸车8人,每天的上班时间8:00—24:00,午饭和晚饭的时间分别也只有30分钟。我就是被分配在饲料成品卸车队中,平时有些货车高度太高,装卸难度大,对我们是个不小的考验。 要知道,饲料厂装卸工作是一项又脏又累的体力劳动,除了身体上受到体力的挑战,还有受到饲料粉末四处飞扬的、酷热不透风的车间环境的折磨。为了生活,只能咬紧牙关将一包包饲料搬上货车,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报酬。 我所在的饲料厂,因为我是长期工,因此有固定的保底工资,再加上搬运数量的提成,在旺季一般都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收入。 每晚干到十二点,回到工人宿舍,我一般就是倒头就睡,衣服也没有脱就睡着了,其他工人大部分也是这样。第二天起床,重复着高强度的体力运动,刚开始这样大的强度,第二天整个人全身酸痛,双腿就像灌满了铅,两手痛得几乎握不紧拳头。没办法,经过短时间的恢复,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苦力活工作。 当然,高峰期虽然苦,包括身体上的以及精神上的,但领到工资的那一刻,却得到暂时的释怀,搬运的量大了,报酬自然比较可观。记得有一次,在整整辛苦了一个月之后,在收到手机银行账户转入的提醒消息的时,看到那一串数字,认为这都是值得的。 然而,在水产饲料销售的淡季,我们搬运工往往面临无工可开的局面,甚至一个月下来,没有饲料可搬,当月仅仅只有保底工资收入,囊中羞涩。在淡季,我到附近的糖厂做 搬运,由于是散工,待遇不及饲料厂的,但至少也能勉强帮补家用。 如今,饲料搬运工的年龄结构老化,往往集中在40-50多岁的人群上,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年轻人不愿意干这种脏活累活,就算有也不会长久。在未来,随着饲料厂机械化的普及,饲料搬运工的数量也会慢慢减少,这个群体很难走远。 为了养家糊口,但又没有其他什么技能,光有一身蛮力,我也只能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下去,虽然苦累,有时会觉得委屈,但是为了生活和家庭,也只能咬紧牙关挺下去。 生活不易,每个以劳动为付出的群体都值得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