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鲤病毒性浮肿病(Viral edema of carp) 由鲤水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感染引起,由于该病毒的感染使鳃上皮细胞增生,呼吸及渗透压调节发生障碍,被认为是导致感染鱼死亡的病因。这种疾病自1972年在日本广岛和新泻县发生流行以来,锦鲤的这种疾病迅速地蔓延至全日本。在孵化后(6月)至梅雨结束(7月)期间集中发病,现在该病的危害仍然很大。从秋雨时节发病死亡的病鱼中,以及被称为“昏睡病”的病鱼中分离到了相同的病毒。因此,有人认为上述疾病与这种疾病由相同病毒所引起。这种病毒在实验条件下也可导致鲤发病,并造成死亡。 感染这种疾病后的症状是,病鱼漂游于水面,在池角、岸边以及进水口等处聚集。死亡数量急骤增多,数日可造成全部死亡。病鱼身体浮肿,在尾柄部易判定,呈白色不透明状,眼球凹陷,鳃丝棍棒化,有明显粘连现象。另外,有时还伴有体表出血。血液学检查时,表现为红细胞压积上升,血浆渗透压下降,乳酸值上升等。 但是,最近发病的表现为身体浮肿、鳃丝棍棒化及粘连的症状轻微,也不是短时间发生大量死亡,而是多见于1周至10天内逐渐出现死亡。 对于这种疾病好的对策是,将发病鱼从饲养池取出,用0.6%的食盐水加抗菌药物药浴5~7天可治愈。但是,体形较小的幼鱼较难恢复,通常多在采卵时净化消除这种疾病。治愈的鱼可能携带病毒,对此应予以注意。另外,池中浮游植物对水质的净化,能抑制这种疾病的发生。 二、病毒性昏睡病(Viral sleeping disease) 这种疾病由和病毒性鲤浮肿病病原相同的痘病毒样病毒感染所致。通常认为在水温、水质变化时移动鱼是这种疾病的诱因。梅雨结束前后,幼鱼期患病毒性浮肿病的锦鲤,有不易发生这种疾病的倾向。由于病毒侵害,鳃上皮细胞的渗透压调节功能障碍,是导致患病鱼死亡的病因。大量漂游鱼波豆虫寄生时也出现类似这种疾病的症状。但是,发生这种疾病的患病鱼几乎没有漂游鱼波豆虫寄生的情况存在。 1975年前后在日本首次确认了这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只有锦鲤发病。这种疾病多发于当年鱼,不过有时也发生于1龄以上的成鱼。秋天,从育成池转移到越冬池后的1~2周内发病较多,在低水温进行倒池等操作后比较容易诱发疾病发生。 最近,北京和北方地区也已经被证实养殖鲤中有这种疾病发生与流行。 患病鱼主要症状为横卧池底不动。部分患病鱼横卧漂浮于水面。患病鱼初看似已死亡,一旦有声音等刺激便游动。刺激结束后再次横卧。外观上可见体表浮肿,鳍条及体表淤血,眼球凹陷。 作为有效的防控对策是将水温升至20~25℃,在0.6%~0.7%盐水和抗菌药物水中持续药浴10~14天,对治疗这种疾病有显著疗效。另外,鲤在入越冬池时用0.6%~0.7%盐水浴并加温,然后少量逐渐添加新水冲淡盐水,可预防这种疾病。这种措施的防病机理在于高水温可抑制病毒的增殖,提高鲤免疫力,盐水浴可帮助维持鱼体渗透压,因此认为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三、病毒性出血病伴随开口病(Viremia associated anaaki-byo) 这种疾病为冠状病毒样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真皮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细胞坏死,损坏真皮结构,形成溃烂病灶。该溃烂病灶被水中的条件致病菌侵染后,溃疡病灶进一步扩大。由病毒感染造血细胞、脾细胞、心肌细胞等,并造成细胞坏死,进而导致患病鱼死亡。该病毒呈球形至洋梨形,表面有明显的棘突样结构,大小为100~170纳米。病毒在受感染细胞内形成特征性的含有晶体结构的包涵体。病毒可用EPC细胞、FHM细胞培养。培养的病毒经皮内接种可形成溃疡灶。而且,腹腔接种病毒后可导致实验鱼死亡。 患病鱼体的主要症状是躯干部、各鳍条基部、口吻部等部位伴有鳞片脱落、出血、溃烂、肌肉外露等形成溃疡灶。患病鱼即使体表病灶很小也能发生死亡。而且不一定能从病灶中分离到病原菌。 由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较浅病灶表现为真皮坏死、出血、纤维素沉着,表皮脱落。露出肌肉组织的较深病灶中可见组织坏死、细菌侵染。在病鱼心脏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在真皮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纤维细胞及坏死的造血细胞、脾细胞、心脏细胞的细胞质内可见大量的冠状病毒样粒子。 患病鱼体躯干部肌肉外露形成溃疡病灶 对于这种疾病尚无有效防制方法。选择对体表病灶内杂菌敏感的药物,并对患病鱼进行肌肉注射,能治愈溃疡。但是,有的病鱼在病灶愈合后仍可出现死亡,或者注射抗菌剂后完全不见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