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3号台风“天鸽”(强台风级)于8月23日12时50分前后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正面袭击珠三角,横扫港澳粤一片!17级大风+百年一遇的大潮水令珠海、江门、中山等地80万亩鱼虾损失惨重,珠海、台山等地网箱养殖遭遇灭顶之灾,鱼虾逃逸、塘口被淹、房屋冲毁……强台风灾害震惊了行业人,狂风暴雨也毁了不少水产人一年的辛苦劳动成果。 珠海斗门某塘头鱼棚被吹烂,连床都吹下了塘,货车也在鱼塘里“游泳”。 白藤头的渔排受损严重 珠海平沙东风鱼塘屋95%被“天鸽”搬走了,整个东风鱼塘用电高压电线杆断了50%以上。 中山板芙一虾苗场遭风雨袭击,损失惨重。 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天灾诚可怕,人情价更高。在台风灾害袭来后,通威第一时间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送去关怀和问候。我们将永远和所有养殖户朋友在一起,尽最大努力帮助您恢复生产,重振养殖信心! 为了应对灾害,尽快恢复生产,防止灾后养殖病害的爆发,把灾害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补损关键技术措施: 一、抓紧排渍,迅速降低受淹水体水位。在排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逃工作。 二、迅速整理鱼池和稻鱼稻虾生态种养稻田,清理外来漂浮物。 三、抓紧修复池塘水毁工程。 1、在确保渔业生产用水的同时,仔细检查养殖池塘堤坝与设施,对养殖设施工程损毁严重的,应及时进行拦网,尽快修复水毁池堤、进排水渠道和大水面的网拦设施,对可能存在溃堤隐患的堤埂要抢抓时机进行加高加固,最大程度减少鱼类逃逸损失; 2、尽快利用人工清挖、泥浆泵抽吸等措施清除池塘和主要进排水口的淤泥,在养殖稻田四周开挖沟渠进行科学泄水,并做好池塘渗漏检查修补工作,发现渗漏及时维修,确保养殖池塘的保水性能。 四、迅速处理部分受灾影响的水产品,以期将损失降到最小。 五、加强养殖环境的水质调节。 台风暴雨洪灾袭击过后,应调整养殖池塘的水位,加强水质的调控,其方法为: 1、采用化学、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养殖池塘可选择生石灰(10~15kg/亩)、二氧化氯(0.2 mg/L)、二溴海因(0.2mg/L)、碘制剂(0.3~0.5 mg/L)等全池泼洒消毒; 2、采用生物或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在池塘进水口设过滤池,池中过滤料选用砂或木炭较好;生物方法是利用10%的池塘水面种植水葫芦浮水植物,既起到沉降和净化水质作用,还增加收益之功效;有条件的地方,可增施水体改良剂或光合细菌,同时强化水体增氧措施。 六、及时合理补放苗种。 台风暴雨灾害过后,生产单位和养殖户要科学查明鱼的存塘量,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养殖条件,采取补放夏花鱼种或并塘的办法,保持鱼池中合理的养殖密度。 1、根据鱼的存塘量进行合理补放。对于存塘量少的池塘,可进行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如黄颡鱼、鲫鱼、罗非鱼等进行放养,也可放养鳙、鲢鱼、草鱼等夏花;存塘鱼较多的池塘,适当补放相当规格品种鱼类,并加强日常投喂; 2、根据池塘受损程度进行补放或改养。对于溃决的池塘则要尽快排干水,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彻底消毒后,适量放养秋繁苗种稀养速成,并作好翌年渔业生产的准备。若通过调剂苗种仍难以解决的,可调整养殖模式,也可以种植经济作物进行补救。水产苗种繁育场,重要是保亲鱼和鱼种,应采取并塘或转移的方法,尽力将亲鱼和鱼种保存下来,以备来年使用。 七、搞好鱼病防治工作。 台风暴雨洪灾过后,浑浊的洪水容易引发鱼病,应切实做好病害防治和死鱼无害化处理工作,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在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28℃为流行高峰,各草鱼主养区均需重点防控; 2、链球菌病:主要发生对象为罗非鱼,发病水温为25℃~35℃,水温高于30℃极易发生,7月份也是该病的主要流行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鲤、鲫、鲂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尤其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在25℃以上时最为严重,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4、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青鱼、鲤、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在水温高于18℃时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死亡率较高。从历年监测情况来看,当年草鱼种多在7月起开始发病,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其他关注疾病: 1、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主要危害鳜鱼,该病流行水温25℃~34℃,最适宜流行水温28℃~30℃,气候突变、气温升高和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部分鳜鱼养殖区发病呈上升趋势,江苏、湖北、广东等鳜鱼养殖区需重点关注; 2、鮰类肠败血症:主要危害斑点叉尾鮰,该病流行时间跨度大,流行水温为24℃~28℃,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等鮰鱼集中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3、指环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鳗等鱼类,尤以鱼种最易感染,多数种类的指环虫繁殖适宜水温为20℃~25℃,天津、黑龙江、广东、陕西、宁夏等地区需重点防控; 4、河蟹颤抖病:发生对象为河蟹,池塘、稻田、苇田、网围养殖河蟹均会发生,江苏、辽宁、安徽、湖北等河蟹养殖区需重点防范。 八、加强养殖管理。 1、勤巡塘。由于持续降雨,池塘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能力弱,水体溶氧少,易引起水质恶化和鱼虾缺氧泛塘。因此要加强巡塘,坚持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水质变化,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和有无浮头、发病现象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及时培育池塘水质。暴雨过后池塘水体普遍较为浑浊,水质偏瘦,养殖户可根据所养殖品种不同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善水质条件。若池塘水体比较混浊,泥沙含量较大,影响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条件的可将池内浑水排出,换注新鲜清水;无法注入新水的池塘,可用生石灰(15~20公斤/亩)化水全池泼洒,澄清水体。再对池塘等进行消毒处理5~8天后,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剂,改良池塘水质; 3、合理使用增氧机。连续阴雨极易造成池塘底部水体缺氧,要按照“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雨天半夜开”的规律及时开启增氧机。一般情况下,要求下午1~3点和凌晨2~6点开启增氧机,每次2~3小时,下阵雨、无风、无光照的情况下需适当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没有增氧机械的池塘,要购置适量化学增氧剂供应急使用,防止鱼类缺氧泛池; 4、科学投喂管理。暴雨灾害过后鱼类的体质较差,必须投喂优质新鲜饲料,配合饲料可添加维生素C、中草药、多糖等,以增加鱼类对致病因素的内在抗病力。在投喂时一定要做到“四定”,并适当减少日投饲量,水质清新后,再恢复正常投喂量。 @亲爱的通心粉们,详细抗台风渔事方案,请征询当地通威经销商及服务人员。通威随时随地服务于您! 注:文中数据来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长沙市农委渔业处 转载声明: 本文为通心粉社区独家原创稿件,凡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来源:通心粉社区 http://www.tongwei.cn/ 作者:通威水产研究所 孙瑞健 吴业阳 薛春雨 蒋宗杰 任秀芳 未按照以上要求进行转载,均视为侵权,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