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支招丨38℃高温!不少鱼被热死,这几妙招可以避免鱼中暑身亡

| 660阅读 0评论

近两天,全国各地相继发布高温预警,这意味着,高温季到了。



不过,今年6月7、8、9三天,没有台风影响,没有大范围暴雨、大风、冰雹、雷暴。就在高考前两天(6月5-6号),大范围暴雨将袭击长江流域;就在高考刚刚结束的时候(6月9号下午到6月10号),更激烈的狂风暴雨将袭击我国大片国土。所以,今年你们家孩子的高考,正好在两场暴雨中间,老天爷真是给足了面子!



6月8日副热带高压位置,来自ECMWF和Tropical tidbits,红色代表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



未来几日副高北跳示意图,红色代表副高

具体来讲,整个高考期间,北京以南,西安-重庆-贵州以东的大片国土,外加四川盆地东部,包括京津冀、江浙沪、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以及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都将非常炎热,大部分地方超过30度,河南,山东,安徽,江浙沪及以南地区,有很多地方有可能超过35度,防暑降温将是高考期间最需要注意的事。



美国数值显示,高考期间,除了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全国大部气温偏高,其中长三角严重偏高。

其中,广东省的珠三角、粤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南部和上海,这些地方的同学们,你们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湿热带”中,是全国高考最难受的地方;而京津冀、山东、陕西关中地区,安徽和苏北,为干热气团控制,是全国高考第二难受的地方;与此同时,东北冷涡控制下的东北和内蒙古,西南涡不时骚扰的云贵高原,以及天气独特的新疆,天气凉爽,不时有无伤大雅的阵雨,是全国高考最舒服的地方。

少年!你的高“烤',准备好了吗?

气温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各种鱼类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加之鱼类活动迅速,摄食力强,新陈代谢快,因此生长最旺盛、育肥最快。但此间鱼类特别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泛塘现象,鱼病也随之产生。故高温季节养鱼高效益高风险同在,此时也是养殖户迫切关注的养殖周期。高效益主要体现在,鱼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卖鱼快。而高风险主要体现在,浮头严重、鱼生长速度慢、料比高,鱼病多,易死鱼等。近期,就已经有养殖户反映,粤西部分地区的罗非鱼出现了因高温引起的死鱼现象。

如何在高温期加强鱼塘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 高风险一:浮头严重

分析原因:

◆水中病原微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小型生物是鱼塘中主要的耗氧因子,消耗水体70%以上的溶氧,在高温季节,这些小型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加大对溶氧的消耗,降低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高温期间,鱼类摄食量大,消化吸收营养物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处理措施:

◆适当控制水体中的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量,减少生物耗氧量;

◆及时卖鱼,维持鱼塘里鱼类的合理量,减少对氧气的依赖;

◆晴天中午开增氧机。


· 高风险二:鱼生长速度慢

分析原因:

◆温度偏高,水中饱和溶氧相对不足,同时水中生物耗氧量增大,影响鱼的消化酶活性,从而影响鱼的消化吸收;

◆高温,鱼消化吸收营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溶氧,尤其是晚上水中溶氧大大不足,大量饲料未经消化就被排出体外,提高饲料成本,并且污染水质,从而影响鱼生长;

◆养殖户投喂不当。处理水质差、晚上鱼浮头严重这些问题,部分养殖户采取早上推迟投喂,下午延长投喂时间的措施。鱼消化吸收营养物质需要3-4个小时,若下午延长投喂时间,鱼在晚上消化饲料时间延长,而鱼晚上消化吸收率大大降低,不利于鱼生长和水质调控;还有部分养殖户采取一天只投喂一餐的措施。鱼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部分用于维持其生存,没有或很少的能量用于生长,此时鱼表现生长缓慢、料比高。所以高温期间鱼生长速度慢、料比高,最核心的原因是水质差,水体溶氧不足。

处理措施:

关键是要注重日常的水质管理和投喂管理。水质管理是养鱼的核心,养鱼先养水,养殖过程中该如何做好水质管理?

◆设计合理的放养模式,进行立体养殖,多放白鲢;

◆科学的水质调节方法,每月坚持调水2次;


◆坚持晴天中午开2-3小时的增氧机;

◆减少杀虫杀菌次数,鱼未出现感染寄生虫或病菌的症状时坚决不用杀虫、杀菌药物,避免药物对水体的破坏,影响鱼的生长。而投喂管理主要是每天看鱼进行投喂,投喂时将投料机的频率开到最慢,平均一包料投喂时间设定在40分钟左右;另外加强保健、预防发生疾病。且一般天气晴好时,投喂次数保持在2次以上。

· 高风险三:鱼病多,易死鱼

8月份,部分草鱼塘每天都出现死鱼,大部分是由肠炎引起的。

分析原因:

◆肠炎分为细菌性肠炎和普通肠炎。细菌性肠炎一般与细菌性烂鳃、赤皮病并发,死亡率高,严重时出现泛塘。而普通肠炎是由水体缺氧或投喂不当引起的。

◆高温季节,鱼采食量大,水中溶氧不足时,引起鱼体内酶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阻,能量供应出现问题,最终引起代谢障碍;

◆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变差,大量饲料后未经消化就被排出体外,未经消化的饲料经过肠道时对肠道内膜产生损伤;


◆未消化的饲料进一步污染水质,产生大量病原微生物,鱼抵抗力下降时,各种病原体侵入鱼体,造成鱼体发病死亡;


◆氧气不足时,鱼易出现暗浮头和呛水现象,呛水导致鱼喝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水,病原微生物在鱼肠道大量繁殖,降低鱼体的消化能力和疾病抵抗力;


◆投喂不当也易造成肠炎,高温期间,养户一般都加大投喂量,投喂过多,鱼易采食过量,这样易出现消化不良和急性肠炎。
处理措施:

主要是注重日常的水质和投喂管理;坚持每月调水2次。坚持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3个小时。投喂管理注意:要根据存塘量进行投喂,规格为1-3两/条的鱼按5%的比例投喂,3-8两/条按4%投喂,8两以上/条按3%进行投喂。


· 高风险四:刮网易死鱼

高温季节,是卖鱼的高峰期,也是养殖户的大丰收季节,但部分养殖户却反映效益不好,不敢卖鱼,原因是刮网卖鱼时易死鱼。

分析原因:

◆应激;

◆刮网前2天不停止投料;

◆缺氧,打鱼时鱼密度大,易造成局部缺氧严重,特别是鳙鱼、白鲢出现死亡;

◆第一次打鱼容易死亡,原因是底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多,拉网时搅动底质,加大微生物和有机质的生物耗氧,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处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刮网技巧减少刮网死鱼,科学的刮网技巧:卖鱼前3天开始减少投喂量;若鱼塘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数量较多时,适当的杀虫、杀藻,减少鳙鱼和白鲢的食物来源;拉网前6-8小时全塘泼洒抗应激产品,减少拉网对鱼的应激;拉网后在鱼群集中的区域进行解毒、增氧;捉鱼时动作规范,力度适中,避免力度过大对鱼造成伤害。


◆改底,避免有机质在塘底积累耗氧,保证水体溶解氧充足;


◆提前用网刮底,搅动水体,目的加速底层有机质氧化,避免打鱼时有机质在塘底积累耗氧;


◆消毒杀虫,减少小型生物耗氧。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温季节,想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必须加强日常水质管理、投喂管理、选择优良的饲料、及时卖鱼。不能只注重某个方面,而忽略其它细节,或把养殖中遇到的问题简单化、片面化,只有从这几个方面齐头并进,才能体现出养殖效益。
收藏

已有361 人点赞

  • 游客384

    游客384

  • 游客623

    游客623

  • 游客167

    游客167

  • 游客473

    游客473

  • 游客889

    游客889

  • 游客366

    游客366

  • 游客316

    游客316

  • 游客530

    游客530

  • 游客627

    游客627

  • 游客890

    游客890

  • 游客844

    游客844

  • 游客834

    游客834

  • 游客799

    游客799

  • 游客82

    游客82

  • 游客85

    游客85

  • 游客868

    游客868

  • 游客277

    游客277

  • 游客805

    游客805

  • 游客729

    游客729

  • 游客647

    游客647

  • 游客760

    游客760

  • 游客991

    游客991

  • 游客223

    游客223

  • 游客239

    游客239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

          热门通心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