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支招丨多雨季节池塘管理这么做,鱼儿才能安心度夏快速生长!

| 741阅读 0评论
小暑至大暑后立秋前的这段时间(7-9月),是北方的雨季,天气高温多雨,气候变化较大,给水产养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难度。细心做好池塘管理,让鱼儿安心度夏,快速生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雨季来临,要每天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具体天气情况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1、加固堤防,防止暴雨成灾,水漫鱼池,低洼地带的鱼池,预备好水泵、防逃网等急救措施,减少逃鱼造成的损失。


2、阴雨连绵,光合作用较弱,易于发生鱼类的缺氧浮头事故,应及时开启增氧机,池塘预备好增氧剂,以备浮头急救。


3、连绵阴雨天气,易于滋生寄生虫,在阴雨天气前使用氧化型底改药物改良底质,改变寄生虫孳生环境,预防疾病发生。


4、水质不好、来不及换水的池塘,雷雨天入夜前泼洒增氧片剂,有效预防泛塘事故发生。


5、雷雨前提前开启增氧机,打破热成层,防止冷雨造成的池塘水体对流、沉渣泛起造成的转水泛塘事故。

二、雨天减少投喂量或停止投喂,降低因鱼类饱食耗氧增加导致的浮头事故,而且低溶氧状态下饲料的转化率较低。大雨、暴雨做好池塘巡护工作,防止堤坝垮塌逃鱼。


三、雨后往往会造成水质浑浊现象,应及时泼洒吸附改底药物,改良水质。由于暴雨造成的池塘水温、PH值变化较大,极易对鱼虾造成强烈应激,雨后应及时泼洒VC等抗应激药物,内服免疫多糖、VC等。


四、由于连续阴雨造成池塘溶氧不足,会造成池塘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积累,晴天后应及时泼洒氧化型底改或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五、连续阴雨天气易造成有害细菌的大量繁殖诱发疾病,雨后天晴应及时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及时补充益生菌维持池塘菌藻平衡。

六、雨季气候闷热潮湿,饲料易于发霉变质,应少进勤进,储放做好防潮通风措施,以防饲料霉变。

七、阴雨天气一般不要进行施肥、杀虫、消毒工作,微生态制剂调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尤其是好氧性的芽孢杆菌,阴雨天不要使用,以防发生缺氧事故。


来源:牧缘

收藏

已有369 人点赞

  • 游客82

    游客82

  • 游客236

    游客236

  • 游客388

    游客388

  • 游客994

    游客994

  • 游客977

    游客977

  • 游客210

    游客210

  • 游客218

    游客218

  • 游客887

    游客887

  • 游客237

    游客237

  • 游客234

    游客234

  • 游客402

    游客402

  • 游客463

    游客463

  • 游客60

    游客60

  • 游客669

    游客669

  • 游客759

    游客759

  • 游客250

    游客250

  • 游客512

    游客512

  • 游客491

    游客491

  • 游客997

    游客997

  • 游客774

    游客774

  • 游客486

    游客486

  • 游客44

    游客44

  • 游客636

    游客636

  • 游客483

    游客483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

          热门通心号查看更多>